根据《安徽省技能脱贫培训、企业新录用人员岗前技能培训、新技工系统培养民生工程绩效评价办法》(皖人社秘〔2017〕367号)和市人社局要求,现将2020年度技能脱贫培训、企业新录用人员岗前技能培训、新技工系统培养民生工程实施情况自评如下,请审示:
一、技能脱贫培训
(一)组织保障情况
印发了《霍山县2020年技能脱贫培训、企业新录用人员岗前技能培训、新技工系统培养民生工程实施方案》,4月、10月集中开展了两次“民生工程宣传月”活动,运用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明白纸等不同形式,宣传项目补助补贴政策,做到家喻户晓。
运用报刊、广播、互联网等不同形式,宣传技能脱贫培训人员受训后,就业能力提高,稳定就业的典型案例,营造良好氛围。
严格开班程序,规范开班申请、课程安排、培训教师、学员名册、签到簿、培训日志、个人申请、培训合格证书等资料管理,确保培训效果。
(二)资金落实情况
根据年度任务分解情况,100%落实资金,资金保障有力。
(三)项目管理情况
为确保培训质量,我县人社部门在申报审核时对培训机构的资质、场所、设备、师资、安全等条件严格审核把关,专人指导监督参训学员结业考核,组织符合鉴定条件的学员参加职业技能鉴定或专项职业能力考核,组织培训机构开展送培训下乡活动,开展订单式、定向技能培训,依托安徽省职业培训信息管理系统,对培训机构和参训人员实行实名制动态管理。建立和落实信息公开制度。实行培训资金使用的公示公开和举报投诉制度,确保资金拨付安全准确。
(四)财务管理情况
1.县人社部门、培训机构建立完善了补助资金发放台账;2.资金支付进度符合规定,无拖欠的现象;3.按补助对象的不同,补助资金通过国库集中支付,拨付到培训机构开设的银行账户和对参训劳动者打卡发放,有效防止资金截留、挤占、挪用、虚报套取等现象。
(五)项目产出情况
全县年度计划培训任务200人,实际实施技能脱贫培训233人,培训合格233人,培训合格率100%,拨付贫困劳动者参加就业技能培训伙食、交通补助和培训机构培训成本补助22.086万元。技工学校对贫困家庭子女开展订单式、定向培养覆盖率大于80%以上,年度安排资金支出率在80%及以上。
(六)项目效益情况
技能脱贫项目实施,有效缓解了企业“招工难”、劳动力“就业难”的问题,提高了学员职业技能,实现稳定就业。如:开设“茶叶种植与加工制作”工种,组织周边乡镇贫困劳动者学习茶叶种植与加工制作技能,群众增加了收入,有的贫困户还开设了小型加工厂,有效缓解了“群众就业难”的问题。群众满意度在90%以上。
自评:100分
霍山县2020年技能脱贫培训民生工程绩效
评价指标表
序号 |
一级 |
二级 |
三级 |
指标 |
指标解释说明 |
评分标准 |
备注 |
自评 |
1 |
投入(25分) |
组织 |
政策 宣传 |
3 |
是否按照政策规定,充分利用各种媒体,不断宣传项目政策,营造良好氛围。 |
①运用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不同形式,宣传项目资助政策,得1分; |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扎实推进民生工作的意见》(皖政〔2017〕58号)第十三条,“营造良好氛围。充分发挥传统媒体和网络新媒体作用,建立立体化、多层次、广覆盖的民生宣传平台”。 |
3 |
2 |
目标 管理 |
6 |
绩效目标是否符合客观实际,依据绩效目标所设定的绩效指标是否清晰、细化、可衡量等,用以反映和考核绩效目标与实施相符情况及细化情况。 |
①市县人社部门,制定本地项目具体实施细则,得1分; |
《安徽省技能脱贫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第十八条 |
6 |
||
3 |
申报 审核 |
6 |
项目申报评审和审批过程是否符合有关要求,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申报评审和审批的规范性。 |
①培训机构符合规定要求的,得1分; |
①《安徽省技能脱贫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第三章
培训机构 |
6 |
||
4 |
资金
落实 |
资金 到位率 |
6 |
项目实际到位资金与计划应投入资金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资金落实情况对项目实施的保障程度。 |
资金到位率=(实际到位资金/计划投入资金)×100%。 |
三级指标按627号文件设置;
|
6 |
|
5 |
到位 及时性 |
4 |
及时到位资金与应到位资金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资金落实的及时性程度。 |
到位及时率100%,得4分;资金未及时到位,但未影响项目进度和实施效果,扣1-3分,其余不得分。 |
三级指标按627号文件设置; |
4 |
||
6 |
过程(15分) |
项目 管理(12分) |
信息 公开 |
4 |
是否建立和落实信息公开制度。 |
市县人社部门,实行培训资金使用的公示公开和举报投诉制度。①对培训相关信息进行公示,且信息齐全的,得4分,信息不全的,得1-3分;未公示不得分;②如有投诉举报处理不及时的,该项不得分。 |
《安徽省2017年技能脱贫培训、企业新录用人员岗前技能培训、新技工系统培养实施办法》第五条 |
4 |
7 |
监督 检查 |
5 |
主管部门是否对项目实施、专项资金的运行进行监管,按照相关要求建立健全制度。 |
①市县财政和人社部门,对补助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或绩效评价,得2分; |
《安徽省技能脱贫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第六章 监督检查 |
5 |
||
8 |
资料 报送 |
3 |
有关单位提供资料是否及时、齐全、真实、准确。 |
①资料报送及时,得1.5分; |
三级指标按627号文件设置; |
3 |
||
9 |
财务 管理 |
资金 使用 合规性 |
3 |
项目资金使用是否符合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或相关的财务管理制度规定,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资金的规范运行情况。 |
①市县人社部门、培训机构建立完善了补助资金发放台账,得1分; |
①《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第十七条 |
3 |
序号 |
一级 |
二级 |
三级 |
指标 |
指标解释说明 |
评分标准 |
备注 |
自评 |
10 |
产出(40分) |
项目 产出 |
目标 任务 完成率 |
18 |
对照项目申报阶段设定的产出目标,评价项目实施的实际产出数与计划产出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产出数量目标的实现程度。 |
①培训人数完成率100%,得8分,每降低1个百分点,扣1分,扣完为止; |
《安徽省2017年技能脱贫培训、企业新录用人员岗前技能培训、新技工系统培养实施办法》第一条 |
18 |
11 |
培训 质量 |
14 |
主管部门对项目实施质量的验收情况,用以反映和考核验收把关的规范性。 |
①市县人社部门对培训机构的资质、场所、设备、师资、安全等条件进行审核把关,得4分; |
①《安徽省技能脱贫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第三章培训机构 |
14 |
||
12 |
完成 时限 符合率 |
3 |
符合计划进度要求的完工数量与项目总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产出时效目标的符合程度。 |
完成时限符合率100%,得3分,否则不得分。完成时限符合率=符合计划进度要求的完工数量/项目总数×100%。 |
|
3 |
||
13 |
资金 使用 |
5 |
反映落实财政支持政策情况。 |
年度安排资金支出率在75%及以上,得5分;60%—75%,得3分。其余不得分。 |
考虑实际使用资金和是否有结余因素 |
5 |
||
14 |
效果 |
项目
效益 |
社会 效益 |
8 |
项目实施对社会发展所带来的直接或间接影响情况。 |
通过项目实施,是否有助于提高参训学员就业能力。本项指标,按“项目产出”得分情况予以评分。 |
本项系按627号文件对原指标的增加 |
8 |
15 |
可持续影响 |
6 |
就业促进政策对就业市场的可持续影响情况。 |
①通过项目实施,提高学员职业技能,实现稳定就业,有助于解决企业“招工难”、劳动力“就业难”的问题,得4分;项目实施后,仍有一些未解决的问题,扣1-3分。 |
|
6 |
||
16 |
社会 满意率 |
6 |
通过对社会公众、服务对象或政府相关部门人员的调查走访,获取对项目实施效果的满意程度。 |
以市为单位,采取抽样方式,有效问卷或者电话调查50份,包括参训学员、符合条件的未参与培训人员和培训机构。对工作的满意程度,达到90%的得6分,每降低1个百分点扣0.2分,扣完为止。 |
|
6 |
||
合计 |
100.00 |
100.00 |
- |
100.00 |
- |
- |
- |
100 |
二、企业新录用人员岗前技能培训
(一)组织保障情况
印发了《霍山县2020年技能脱贫培训、企业新录用人员岗前技能培训、新技工系统培养民生工程实施方案》,4月、10月集中开展了两次“民生工程宣传月”活动,运用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明白纸等不同形式,宣传项目补助补贴政策,做到家喻户晓。
运用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不同形式,宣传新录用人员受训后,就业能力提高,稳定就业的典型案例,营造积极参训的良好氛围。
严格开班程序,规范技能培训分班台账、培训日志、企业培训计划审核表、企业培训补贴申请表等台账及报表资料,并与职业培训管理信息系统基础数据比对,确保培训规范实施。
(二)资金落实情况
按照相关文件精神疫情期间给予人均1000元的标准进行补贴,由人社部门通过国库集中支付方式支付至其在金融机构开设的银行账户。
(三)项目管理情况
为确保培训质量,县人社部门在申报审核时对企业的培训计划严格审核把关,利用“阳光就业”信息系统开展工作,确保企业与参训人员的劳动关系,对每期培训班过程中督查检查不少于3次。建立和落实信息公开制度。实行培训资金使用的公示公开和举报投诉制度,确保资金拨付安全准确。
(四)财务管理情况
严格按照程序,规范补助资金发放台账和拨付手续,严防资金截留、挤占、挪用、虚报套取等现象。
(五)项目产出情况
全县年度计划培训任务900人,完成999人,培训合格982人,培训合格率达98.3%,高于95%的目标要求。
(六)项目效益情况
有效缓解了企业“招工难”、劳动力“就业难”的问题,提高了学员职业技能,促进了稳定就业。群众满意度在90%以上。
自评:100分
企业新录用人员岗前技能培训民生工程绩效评价指标表
序号 |
一级 |
二级 |
三级 |
指标 |
指标解释说明 |
评分标准 |
备注 |
自评 |
1 |
投入 (25分) |
组织 |
政策 宣传 |
3 |
是否按照政策规定,充分利用各种媒体,不断宣传项目政策,营造良好氛围。 |
①运用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不同形式,宣传项目资助政策,得1分; |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扎实推进民生工作的意见》(皖政〔2017〕58号)第十三条,“营造良好氛围。充分发挥传统媒体和网络新媒体作用,建立立体化、多层次、广覆盖的民生宣传平台”。 |
3 |
2 |
目标 管理 |
6 |
绩效目标是否符合客观实际,依据绩效目标所设定的绩效指标是否清晰、细化、可衡量等,用以反映和考核绩效目标与实施相符情况及细化情况。 |
①人社和财政部门,制定本地项目具体实施细则,得1分; |
《安徽省就业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第三十八条 |
6 |
||
3 |
申报 审核 |
6 |
项目申报评审和审批过程是否符合有关要求,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申报评审和审批的规范性。 |
①人社部门制定了补贴申报管理办法,得2分; |
《安徽省就业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第二十四条 |
6 |
||
4 |
资金
落实 |
资金 到位率 |
6 |
项目实际到位资金与计划应投入资金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资金落实情况对项目实施的保障程度。 |
资金到位率=(实际到位资金/计划投入资金)×100%。 |
三级指标按627号文件设置; |
6 |
|
5 |
到位 及时性 |
4 |
及时到位资金与应到位资金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资金落实的及时性程度。 |
到位及时率100%,得4分;资金未及时到位,但未影响项目进度和实施效果,扣1-3分,其余不得分。 |
三级指标按627号文件设置; |
4 |
||
6 |
过程 (15分) |
项目 管理 (12分) |
信息 公开 |
4 |
是否建立和落实信息公开制度。 |
人社部门定期在门户网站对培训相关信息进行公示,且信息齐全的,得4分,信息不全的,得1-3分;未公示不得分。 |
《安徽省2018年技能脱贫培训、企业新录用人员岗前技能培训、新技工系统培养实施办法》第五条 |
4 |
7 |
监督 检查 |
5 |
主管部门是否对项目实施、专项资金的运行进行监管,按照相关要求建立健全制度。 |
①本级财政和人社部门,对补助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或绩效评价,得2分; |
《安徽省就业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第三十一条 |
5 |
||
8 |
资料 报送 |
3 |
有关单位提供统计报表、宣传信息、图看民生、自评报告资料是否及时、齐全、真实、准确。 |
①资料报送及时,得1.5分; |
三级指标按627号文件设置; |
3 |
||
9 |
财务
管理 |
资金 使用 合规性 |
3 |
项目资金使用是否符合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或相关的财务管理制度规定,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资金的规范运行情况。 |
①建立健全了补助资金发放台账,得1分; |
《安徽省就业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第三十条 |
3 |
|
10 |
产出 (40分) |
项目
产出 |
目标 任务 完成率 |
18 |
对照项目申报阶段设定的产出目标,评价项目实施的实际产出数与计划产出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产出数量目标的实现程度。 |
①培训人数完成率100%,得12分,每降低1个百分点,扣1分,扣完为止; |
《安徽省2018年技能脱贫培训、企业新录用人员岗前技能培训、新技工系统培养实施办法》第一条 |
18 |
11 |
培训 质量 |
14 |
主管部门对项目实施质量的验收情况,用以反映和考核验收把关的规范性。 |
①人社部门开展培训需求摸底统计,得4分;
②利用“阳光就业”信息系统等其他切实有效方式开展劳动关系确认工作,确保企业与参训人员的劳动关系合法合规,得5分; |
《安徽省2018年技能脱贫培训、企业新录用人员岗前技能培训、新技工系统培养实施办法》第四条、第五条 |
14 |
||
12 |
产出 (40分) |
产出 (40分) |
完成 时限 符合率 |
3 |
符合计划进度要求的完工数量与项目总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产出时效目标的符合程度。 |
完成时限符合率100%,得3分,否则不得分。 |
|
3 |
13 |
资金 使用 |
5 |
反映落实财政支持政策情况。 |
①专项资金按计划及时支付使用,每个培训项目均做到应补尽补,足额补贴,得4分,否则不得分。
②年度预算安排资金支出率达100%,得1分,否则不得分。 |
考虑实际使用资金和是否有结余因素 |
5 |
||
14 |
效果 (20分) |
项目
效益 |
社会 效益 |
8 |
项目实施对社会发展所带来的直接或间接影响情况。 |
通过项目实施,是否有助于提高参训学员就业能力。本项指标,按“项目产出”得分情况予以评分。 |
本项系按627号文件对原指标的增加 |
8 |
15 |
可持续影响 |
6 |
就业促进政策及专项资金成效发挥,对就业市场的可持续影响情况。 |
①通过项目实施,提高学员职业技能,实现稳定就业,有助于解决企业“招工难”、劳动力“就业难”的问题,得4分;项目实施后,仍有一些未解决的问题,扣1-3分。 |
|
6 |
||
16 |
社会满意率 |
6 |
通过对社会公众、服务对象或政府相关部门人员的调查走访,获取对项目实施效果的满意程度。 |
采取抽样方式,有效问卷或者电话调查10份,满意程度,达到90%的得6分,每降低1个百分点扣0.2分,扣完为止。 |
|
6 |
||
合计 |
100.00 |
100.00 |
- |
100.00 |
- |
- |
- |
100 |
三、新技工系统培养
(一)组织保障情况
印发了《霍山县2020年技能脱贫培训、企业新录用人员岗前技能培训、新技工系统培养民生工程实施方案》,4月、10月开展了两次“民生工程宣传月”活动,运用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明白纸、招贴画等不同形式,宣传项目补助补贴政策,做到家喻户晓。
运用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不同形式,宣传技工学校相关政策,就业创业的典型案例,营造良好氛围。
建立学生就读学校基本情况台账和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基础台账,公开新技工系统培养政策,特别是资助补贴申领程序、监督举报电话等信息,确保项目阳光操作。
(二)资金落实情况
贫困生生活、交通补助每年由技工院学校向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申报、审核,市人社局复核后通过国库集中支付方式拨付至学生家庭在金融机构开设的银行账户,切实减轻学生就读负担。
技工院校于5月、11月从全国技工院校电子注册和统计信息管理系统中导出新培养技工人员信息名单加盖院校公章报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审核、市财政局复核后,从省级就业补助资金按新增全日制学生1500元/人标准补助给技工院校。落实补助资金使用的公示公开和举报投诉制度,确保资金拨付安全准确。
(三)项目管理情况
为确保项目实施质量,县人社局积极与市人社局沟通对接加强学籍电子注册管理,及时开展新技工身份验证和学籍注册工作。
(四)财务管理情况
严格按照程序,规范补助资金发放频次和台账,有效防止资金截留、挤占、挪用、虚报套取等现象。
(五)项目产出情况
全县目标任务300人,完成526人,培养稳定率达100%,技工学校对贫困家庭子女开展订单式、定向培养覆盖率大于80%以上。
(六)项目效益情况
该项目的实施,有效缓解了企业“招工难”、劳动力“就业难”的问题,提高了新技工职业技能,促进了稳定就业。群众满意度在90%以上。
自评:100分
新技工系统培养民生工程绩效评价指标表
序号 |
一级 |
二级 |
三级 |
指标 |
指标解释说明 |
评分标准 |
备注 |
自评 |
1 |
投入(25分) |
组织 |
政策 宣传 |
3 |
是否按照政策规定,充分利用各种媒体,不断宣传项目政策,营造良好氛围。 |
①运用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不同形式,宣传项目资助政策,得1分; |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扎实推进民生工作的意见》(皖政〔2017〕58号)第十三条,“营造良好氛围。充分发挥传统媒体和网络新媒体作用,建立立体化、多层次、广覆盖的民生宣传平台”。 |
3 |
2 |
目标 管理 |
6 |
绩效目标是否符合客观实际,依据绩效目标所设定的绩效指标是否清晰、细化、可衡量等,用以反映和考核绩效目标与实施相符情况及细化情况。 |
①市县人社部门,制定本地项目具体实施细则,得1分; |
《安徽省技能脱贫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第十八条 |
6 |
||
3 |
申报 审核 |
6 |
项目申报评审和审批过程是否符合有关要求,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申报评审和审批的规范性。 |
①培训机构符合规定要求的,得1分; |
①《安徽省技能脱贫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第三章
培训机构 |
6 |
||
4 |
资金
落实 |
资金 到位率 |
6 |
项目实际到位资金与计划应投入资金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资金落实情况对项目实施的保障程度。 |
资金到位率=(实际到位资金/计划投入资金)×100%。 |
三级指标按627号文件设置;
|
6 |
|
5 |
到位 及时性 |
4 |
及时到位资金与应到位资金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资金落实的及时性程度。 |
到位及时率100%,得4分;资金未及时到位,但未影响项目进度和实施效果,扣1-3分,其余不得分。 |
三级指标按627号文件设置; |
4 |
||
6 |
过程(15分) |
项目 管理(12分) |
信息 公开 |
4 |
是否建立和落实信息公开制度。 |
市县人社部门,实行培训资金使用的公示公开和举报投诉制度。①对培训相关信息进行公示,且信息齐全的,得4分,信息不全的,得1-3分;未公示不得分;②如有投诉举报处理不及时的,该项不得分。 |
《安徽省2017年技能脱贫培训、企业新录用人员岗前技能培训、新技工系统培养实施办法》第五条 |
4 |
7 |
监督 检查 |
5 |
主管部门是否对项目实施、专项资金的运行进行监管,按照相关要求建立健全制度。 |
①市县财政和人社部门,对补助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或绩效评价,得2分; |
《安徽省技能脱贫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第六章 监督检查 |
5 |
||
8 |
资料 报送 |
3 |
有关单位提供资料是否及时、齐全、真实、准确。 |
①资料报送及时,得1.5分; |
三级指标按627号文件设置; |
3 |
||
9 |
财务 管理 |
资金 使用 合规性 |
3 |
项目资金使用是否符合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或相关的财务管理制度规定,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资金的规范运行情况。 |
①市县人社部门、培训机构建立完善了补助资金发放台账,得1分; |
①《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第十七条 |
3 |
|
10 |
产出(40分) |
项目 产出 |
目标 任务 完成率 |
18 |
对照项目申报阶段设定的产出目标,评价项目实施的实际产出数与计划产出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产出数量目标的实现程度。 |
①培训人数完成率100%,得8分,每降低1个百分点,扣1分,扣完为止; |
《安徽省2017年技能脱贫培训、企业新录用人员岗前技能培训、新技工系统培养实施办法》第一条 |
18 |
11 |
培训 质量 |
14 |
主管部门对项目实施质量的验收情况,用以反映和考核验收把关的规范性。 |
①市县人社部门对培训机构的资质、场所、设备、师资、安全等条件进行审核把关,得4分; |
①《安徽省技能脱贫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第三章培训机构 |
14 |
||
12 |
完成 时限 符合率 |
3 |
符合计划进度要求的完工数量与项目总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产出时效目标的符合程度。 |
完成时限符合率100%,得3分,否则不得分。完成时限符合率=符合计划进度要求的完工数量/项目总数×100%。 |
|
3 |
||
13 |
资金 使用 |
5 |
反映落实财政支持政策情况。 |
年度安排资金支出率在75%及以上,得5分;60%—75%,得3分。其余不得分。 |
考虑实际使用资金和是否有结余因素 |
5 |
||
14 |
效果 |
项目
效益 |
社会 效益 |
8 |
项目实施对社会发展所带来的直接或间接影响情况。 |
通过项目实施,是否有助于提高参训学员就业能力。本项指标,按“项目产出”得分情况予以评分。 |
本项系按627号文件对原指标的增加 |
8 |
15 |
可持续影响 |
6 |
就业促进政策对就业市场的可持续影响情况。 |
①通过项目实施,提高学员职业技能,实现稳定就业,有助于解决企业“招工难”、劳动力“就业难”的问题,得4分;项目实施后,仍有一些未解决的问题,扣1-3分。 |
|
6 |
||
16 |
社会 满意率 |
6 |
通过对社会公众、服务对象或政府相关部门人员的调查走访,获取对项目实施效果的满意程度。 |
以市为单位,采取抽样方式,有效问卷或者电话调查50份,包括参训学员、符合条件的未参与培训人员和培训机构。对工作的满意程度,达到90%的得6分,每降低1个百分点扣0.2分,扣完为止。 |
|
6 |
||
合计 |
100.00 |
100.00 |
- |
100.00 |
- |
- |
- |
100 |